[导读]关于可乐,近年来各种谣言传闻不绝于耳,从流传多年的“可乐杀精”,到前不久的冰冻可乐爆炸割伤消费者,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?
传闻中的“可乐杀精,其实原本就是以讹传讹。博主“yy”为我们辟谣:上世纪80年代有三个哈佛大学的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,把精子放到试管里和可乐混合,算精子的死亡时间,后来消息公开后被好事的媒体渲染成可乐杀精的各种版本,其实精细胞和其他细胞一样,离开了人体,都会死亡。
不过,传言也有真实的一面。博主“丽丽”就曝出前不久广州一位男生剧烈运动后饮下1.25升可乐,不久就全身瘫痪而紧急就医。医生解释:大量出汗后,电解质被大量排出,而猛喝可乐又致身体血钾过低。
可乐与曼妥思糖果相信大家都经常吃,可是两者放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惊人效果呢?成都商报官方微博指出:在一瓶1.25升可乐中加入6颗曼妥思,可乐在瞬间喷出30厘米高的水柱,状如喷泉!专家称可乐和曼妥思同服致人死亡的说法还没有相关依据,但建议不要同食。
可乐杀精:延续数十年的罗生门
说到可乐杀精是否真实,就要从它最早的研究方法来讲。1985年,美国哈佛医学院妇产科Umpi-erre、Hill和Anderson向三只装有可乐的试管中,加入冷冻精子。经过观察发现:精子数量减少;可乐能影响精子活力。相关结论以读者来信形式,发表于当年的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。
但是,这种研究方法最大的问题是样本人数不够,不能从普罗大众的角度说明问题。于是从2001年到2006年间,丹麦大学的Tina Kold Jensen也对咖啡因饮用与男性精子质量的关系展开了研究。在对于2500名适龄男青年的研究中发现,在受试者里,平均每天饮用可乐超过1升的被试精子质量是降低的,表现为精子总数下降30%,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不够健康,不喜欢喝牛奶,不喜欢吃蔬果、鱼肉,而更喜欢牛肉。不过,即使这些人的精子总数下降30%,却依然处于世界卫生组织(WHO)所制定的正常精子总数范围内。
这说明什么问题呢?其实这些青年精子总数下降可能是由于可乐造成的,也更有可能是由于其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。要想证明可乐真的杀精,研究对象的其他条件必须完全一致才有说服力。遗憾的是,媒体每每为了吸引公众眼球,把杀精的过错完全归咎于可乐。
爆炸惊魂:低温冷冻很危险!
今年8月25日,上海一位6岁男孩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可乐,开启时发生爆炸,脸部不幸被易拉罐盖子划伤,脸外侧缝31针内侧缝7针。对此,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易拉罐越做越薄,二氧化碳气体越打越多,是国内碳酸类饮料包装中存在的一个隐患,也可能是罐体破裂的直接原因。在激烈的竞争中,这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,但在安全性上势必大打折扣。
对“可乐爆炸”事件本身,果壳网果壳谣言粉碎机编辑,神经生物学硕士 “小耿”则分析: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,而且当液体结冰之后,溶解的二氧化碳会析出,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可乐冷冻后体积增加,罐内产生更大压力,使可乐罐变形甚至被撑爆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的碳酸罐装饮料上都会提示:禁止加热或0℃以下冷冻。
当可乐邂逅曼妥思:谁说我们会致命了?
近日,一条名为“沸腾可乐”的帖子声称“可乐和曼妥思薄荷糖同时服用可致命”,这着实令不少人惊出了一身冷汗。特别是配上那张把6颗曼妥思软糖加入可乐中,一米多高的“可乐喷泉”汹涌而出的图片,更是令人心惊胆战。
对此,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教授万平玉在接受采访时辟谣:薄荷糖里含有一定成分的酸类成分,可乐是公认的碳酸饮料,含有磷酸盐和碳酸盐。两者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,因此就会出现大量泡沫。一般可乐和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释放比较缓慢,某些薄荷糖的某种成分催化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加速释放,引起饮料发生喷涌现象。糖里的酸并不是强酸类,而产生二氧化碳也属于正常的化学反应,不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。
运动后猛喝可乐致瘫痪:适量补水是关键
剧烈运动后猛喝可乐,致全身瘫痪?不久前,广州大学城一男生的遭遇,在微博上热传。运动前后究竟能否猛喝可乐?福建省省立医院主任医师李新民表示:广州大学城那名男生之所以会全身无法动弹,是“严重缺钾”的表现。当人体缺钾时,就会感到疲倦、无力,情况严重的话,会导致心律失常或全身肌肉无力。但至于男生瘫痪是否是由于大量饮用可乐引起,其实还有待商榷。这名男生的缺钾主要由于运动后大量出汗,丢失钾元素较多;同时大量饮用可乐,造成肾脏负担加重,体内电解质进一步紊乱,两者共同作用,导致病人突发由于低钾导致的全身瘫痪。
同时,李主任认为,不排除该名男生有引起缺钾的基础性疾病或遗传病。所以一味把病因归咎于可乐是不合适的。
可乐为啥能消除胃石?
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方向明介绍,胃石主要由各种未消化的植物成分组成,包括鞣酸、纤维素、果胶等,胃柿石是最常见的植物性结石,也有由毛发组成的毛石,而乳酸石多见于高浓度奶喂养的低体重新生儿。
“近年来国内外都有用可乐治疗胃石的个案。”方向明说,“2002年,欧洲一名叫Ladas的医生在一本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,率先报道了可口可乐经鼻胃管灌洗治疗植物性胃石5例,全部获得成功。国内近年也有类似个案,但没有涉及可乐溶石机制的研究。”不过糖尿病患者不适合使用此法,因为可乐中含有大量糖分,不利于血糖控制。
编辑点评
可乐谣传多乎其哉,但事实证明,多数真的就只是止于谣言。不过,可乐的危害的确路人皆知,少饮为妙,
|